前段时间有个复旦大学研究生登山死亡的新闻讨论度非常高,看了着实令人伤感。
在世界范围,登山并非小众运动。且在近20年来,国内的登山爱好者数量增长速度非常快。不过,我们登山的专业教育与文化其实还没有形成,登山产业也非常需要完善(其中当然包括最重要的专业救援与医疗团队)。
登山人数快速增长,配套的教育与产业又没成熟,也就导致了近几年登山事故的增加。
我从2001年开始业余登山徒步,去过国内外一些险峰,也去北极徒步过。今天就和大家谈谈这次悲剧事件,再结合我自身经历讲一讲登高准备工作之重要,以及简单介绍一下典型地区的高山救援。如果有朋友今后会爱上这个运动,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可以对其在未来有所帮助。
事发
2月3日,26岁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鲁文前往尼泊尔珠峰地区旅行。他给父亲鲁怀敏发了条微信:“爸你放心,旅行保险也买好了”。
不过,当鲁文已在飞去尼泊尔途中时,该保单的电子档才发至他手机,“保障区域”一栏为:“亚洲(除尼泊尔)”!
鲁怀敏说,儿子2月6日开始登山,11日下午返程中出现了高反症状。在距酒店900米的地方发出求救信号后,瘫倒路边。
热心旅行者黄先生参与了救援,与其他好心人扶鲁文回酒店休息。2月12日夜,鲁文情况急转直下,身体状态很差。他让黄先生帮忙联系父亲和保险公司。
黄与保险公司联系后得到了保险不含尼泊尔救援的回复。黄与鲁怀敏都提出先救人,可自费。
跨国沟通协商中耽搁了两天,2月13日下午救援直升机终于起飞,但抵达鲁文所在地时,山上起雾,无法降落,只得返航次日再来。
2月14日零点30分,鲁文过世。
热议
这位复旦学子的悲剧在微博上引起热议。点赞最高的三条评论说得中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