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Discuz! Board 首页 个性频道 评测 查看内容

为了发明治抑郁症的良药,研究者没少抑郁

admin 2020-9-29 23:52


在精神病学发展的进程中,有一些发现至关重要,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学科的面貌。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;Ugo Cerletti发明的电抽搐治疗(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,简称“ECT”);John Cade发掘了锂盐作为精神科药物的应用价值等等。而在这些改变游戏规则的发现中,大名鼎鼎的“百忧解”(Prozac)无疑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

百忧解,主要成分为氟西汀 (Fluoxetine),是第一个成功上市的选择性5-羟色胺 (5-HT) 再吸收抑制剂 (SSRI,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) 类抗抑郁药,其药物形态为盐酸氟西汀 (Fluoxetine hydrochloride) 


氟西汀由礼来(Eli Lilly)公司于1972年发现,198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,給当时被抑郁症困扰的患者们带来了希望。也是从氟西汀开始,陆陆续续有SSRI类抗抑郁药上市,它们开辟了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新篇章,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抗抑郁类处方药。三十年悄然流逝,越来越多的基于新机制新靶点的抗抑郁药物登上市场舞台,但氟西汀在临床中依然十分常用,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出的基本药物之一,也是基本卫生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药品[1]


抗结核药物的“副作用”


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起源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先驱Nathan S. Kline的工作。Kline是纽约罗克兰县罗克兰医院的研究主任(Rockland Hospital in Rockland County,New York),当时结核病肆虐,临床医生们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的过程中,意外发现了此类药物对病人有一种神奇的心理影响——它可以使病人表现出“不同寻常”的快乐。报道引起了Kline的注意,他开始进行自己的抑郁症药物研究,并与精神分析家Mortimer Ostow在1957年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年会上联合发表了这方面的报告[2],获得了当时学术界的认可。大家开始相信,药物治疗也能为抑郁症患者带来希望。自此,一种新的药物类别——抗抑郁药——诞生了。


早期的抗抑郁药物多为三环类抗抑郁药 (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,TCAs)。这类药物最早正是由抗结核药物改造而来,其核心结构为一个七元杂环,两边各连接一个苯环。它可以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(NA)和五羟色胺(5-HT) 的再摄取,增加二者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,以延长它们作用于相应受体的时间,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。


三环类的代表药物有丙咪嗪、阿米替林、氯丙咪嗪、多塞平、地昔帕明、去甲替林、普罗替林等(图2)。其中阿米替林对伴失眠的抑郁患者疗效较好;丙咪嗪对内源性抑郁症、更年期抑郁症患者更为理想,对精神病的抑郁症状效果较差;而氯丙咪嗪是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物,同时也是美国 FDA 批准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之一;多塞平则对各类焦虑抑郁状态效果较好[3]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文章点评